浅谈钢琴演奏之放松技巧
一、心理的放松
钢琴艺术经历了300年的历史,人们对钢琴教学的研究也经历了近3个世纪的发展。进入19世纪下半叶,心理学的理论逐渐被应用于音乐研究。“人”作为音乐行为的主体,对其自身心理行为的研究成为音乐研究的一部分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作为音乐艺术形式的一种,目前人们对钢琴艺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地与心理研究相结合。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是我们每一个演奏者所面临的问题,战胜自己,克服紧张情绪,就能获得一半的成功。
“内心听觉”这一词在音乐界早已被广泛使用,它意指“在内心(实际是头脑)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的听觉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现象主要是听觉意象。”音乐感知、音乐记忆、音乐想象等都是内心的音乐活动。器乐演奏是一种音乐的再创造,因而演奏不单单是作品的单纯模仿或机械的形式化的刻板记录。然而演奏中是否具有创造性则须通过了解意象是否具有目的性来加以判断。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是钢琴演奏者良好音乐表现的内在基础。主要表现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想象力的培养和情感的激发与控制问题。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是引起想象的必要条件。如钢琴的快速琶音好像流水,长笛三度音好像鸟鸣,定音鼓的轮击好像雷声,快速半音阶下行的旋律好像下雨的声音等等。
我们在演奏时,应该做到在内心提前听到那些将要奏出的音响,提前于外化的真实音响,对音色、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分寸做出计划,以便调整自己在演奏时的动作。由于内心听觉协调手上动作的过程是不断重复的,这时这个动作就固定下来,并且一旦固定下来后就会形成一种自动化的动作,下一次再遇到相类似的音乐,我们就会自动地由这一动作表现出所期望的音乐。这就是我们由内心听觉来调整演奏音响效果的过程。演出过程中演奏者会紧张,并产生心理的变化,但只要理性地去看待它,有效地运用内心听觉的方法,做到胸有成竹,是可以获得完美的音乐效果的。
二、手指的放松
谈到钢琴演奏,我们经常注意的是手指的弹奏技巧,手指是声音的创造者,钢琴演奏家思想的执行者,在钢琴的学习上, 声音的好坏来自触键的方式, 而触键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基本的音质,同时也是弹琴时放松或紧张的关键。通常我们弹奏篇幅较大的乐曲、快速乐句、华彩乐段、八度技术时会出现紧张、手紧、手酸的现象,或音色不自然、不饱满,这是因为手没及时取得放松,没有适时地安排紧张与放松的交替配合的缘故。究竟怎样才是“放松”,怎样才能正确放松,做到强奏时饱满、宏亮、有力,弱奏时优美、柔和、安静,快奏时清晰、均匀、生动,慢奏时悠远、高贵、细致呢?
旅法钢琴家王滨在她的钢琴讲座中说:“正确的放松,是一种‘积极休息’的状态,积极而清醒、有意识、巧妙地在所有可以不用力的时刻和所有可以不用力的身体部位,均使之处于毫不费力,非常舒服,同时又可以随时随意地转入行动的状态”。这种放松是相对紧张而言的,是去掉多余的力量而并非手型塌陷松散,下键不到底,没有力度,不用力量。在进行某种弹奏技巧时,往往容易因不适应而产生与弹奏动作无关的别的肌肉紧张,或产生与弹奏动作有关的肌肉的不适度的紧张。在技巧训练中强调放松,就是要克服这两类不适度的紧张。弹奏者的手指落键后,要立刻找到放松的感觉,手指站在键上,而指尖部位的肌肉及其他不用的手指,手臂均处于弹性休息状态,不必继续施加压力,指尖只要恰到好处地把琴键留在键盘底上即可,这样弹奏的音色就自然、饱满、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