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网

购物车0
去结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列表 » 学前儿童学钢琴的利与弊
商城资讯

学前儿童学钢琴的利与弊

发布日期:2016-08-17 14:14:35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人民的生活水乎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物质生活的改善自然会促使人们更多地追求丰富的文化生活。特别在对下一代的教 育问题上,所有的家长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来为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只要能够办得到,几乎所有的父母在经济、时间和精力上都毫不吝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事例恐怕非学习音乐莫属,而学习音乐中最具典型的自然是目前不断高涨的学习钢琴的热潮了。学前儿童的钢琴教学方法和辅导方法是与青少年有较大的差别,更不 同于成人。现针对学前儿童学习钢琴的利弊与现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与措施。
1.学习钢琴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金钥匙
医学心理学专家们认为,幼儿期(大约四岁以前)是人类智力开发的敏感期,更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期。4岁以前人的神经系统与脑的发展,可发展到成人的 50%,8岁可发展到80%,17岁左右达到100%。显而易见,对孩子智力开发越早,成效也就越大。智力开发太迟就可能失去对孩子的施教最佳时期,甚至 会因此耽误了孩子的智力发展。
钢琴是一种表现力极丰富的键盘乐器,作曲家能够以他们丰富的内心想象和创作激情,通过钢琴写出千姿百态的、惊心动魄的音乐作品。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习钢琴, 通过这灿烂夺目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对生活、对朋友、对父母及对祖国的深厚情意,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真、善、美的文明教育。
而且,弹钢琴必须活动双手,特别是要活动十个手指头。我们知道,人的大脑是人体行为的总指挥,而大脑用于处理来自手的感觉信息和指挥手运动部位的面积,与 大脑用手指挥全身其他各器官部位的面积相比,前者占的比例最大。因此,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娴熟,就能与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 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幼年时代多进行手与手指的有规律、系统化的运动,就能有效地锻炼大脑的功能,使之更加灵活和聪慧。因此从小学习弹钢琴是达到这个 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学习弹钢琴除了要求一双手在琴键上协调地弹奏以外,还要求眼、耳、脚以至全身的多种器官的配合运动。从视谱,把握正确的触键,到熟练地进行演奏,这 个过程就是眼、手、耳、脚的运动区与脑神经的不间断的信息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过程的不断出现,使孩子的身心得到不断地发展,变得更加心灵手巧。再加上努 力地去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可以使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听辩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这些素质的提高,对即将进入小学学习 的儿童来说极为重要,这将为他们接受基础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2.学习钢琴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兴趣与学习钢琴的关系
兴趣存在并活跃于每个人接触的一切社会活动中。任何人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给予最大的关注。兴趣之中蕴藏着求知、探索、发觉才能和开创新天地的巨大活力 和生机,是一种具有浓厚情感色彩的知趣活动。钢琴悦耳动听的琴声吸引着孩子对它发生浓厚的兴趣。在孩子们学琴的过程中,兴趣像一股暖流、一条红线一样,贯 穿他们学习的始终,稳定、持久地保持,并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探索的热情。等孩子将这种兴趣转换到学习上,学习就会成为满足他们内心求知欲的一种享受,这 种情感就会带来他们学习上的高度自觉性和自信心,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确实在人们的智力活动中占据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随着孩子年龄、阅历 的不断增长,他们的兴趣、爱好、志向的发展,都会产生新的变化。然而,不论这些变化有多大,不论他们今后从事的是什么专业,学习钢琴都会对他们的事业、生 活带来极大的益处。
(2)意志与学习钢琴的关系
意志表达了一个人为达到理想中的目的而自觉努力、奋斗的心理状态。这种为达到某种信念而产生的决心和力量,具备相当大的效能,它通过决心、毅力、自觉、自 制能力的大小和强弱表现出来。弹钢琴是一门技艺性很强的表演艺术,从人门,掌握初步的演奏技能,到能自如地演奏一定难度的乐曲,并用音乐抒发内心的感情, 这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付出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期不间断的顽强努力。孩子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接受严格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的意志 力,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激发他们的进取心,逐渐培养与建立孩子们学习知识的自信心、自强心,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知识的自觉性和踏踏实实的精神。孩子们 在初学钢琴的基础阶段,必须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扎实、严格地训练,在演奏技巧、技能、音乐素质等多方面打好结实的基础,这是他们能否学习顺利、继续深 造、发挥才智的重要条件。从学习钢琴中锻炼出来的意志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情感、修养与学习钢琴的关系
每首钢琴曲都融人了作曲家的心血与感情,它们有不同的情感,有的柔和,有的激烈,还有的悲伤,作曲家们用优美的音乐让演奏者与听众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再 一次表达出他们的情感。因此,弹奏不同的曲子也就体验了多种不同的情感,这也是对演奏者心灵的陶冶。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会把内在的情感体验转换成外 在的气质修养。因此,学过音乐的人都存在着他们特有的气质与修养。而且学前期正是孩子情感,修养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给孩子进行音乐的陶冶与熏陶, 那它将在今后的生活中表现出非凡的作用。
3.学前儿童学钢琴带来的一些不良后果
(1)作品过难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钢琴学习的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孩子,家长三方面的耐心与细心。然而现在很多教师愿意给孩子拔高程度,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地取得进步。这种心理背景在教学活动中就表现为总是给学生一些比较难的作品。过难的作品使孩子力不从心,然而过度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令人不快的体验,它使练琴活动 的本身成为一种艰苦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不能获得快感,也是造成很多孩子学琴半途而废的原因之一。由于孩子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意志力不强,过难的作品会 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而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就必然导致学习成效的下降,不良的学习效果使学生认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收效,从而必然削弱了进一步的学习 需要,最终导致学习中的恶性循环。因此选择作品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就可以较好地完成教师的要求为限。
(2)家长与孩子关系的紧张
家长在孩子学琴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很多孩子感觉到自从学了钢琴之后,家长就变得不那么和蔼了,家长也觉得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变得紧张了。很多家长由于 对钢琴学习的困难性、长期性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结果给孩子产生一种印象:是学琴使得家长老生气,给家庭带来很多不快。并进一步认为是钢琴破坏了他们原来 的快乐生活,因而开始厌恶这个让产生不愉快的学琴活动。这种认识必然对孩子学琴态度及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反过来家长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大的精力、物力为 他们创造学习条件,孩子还不珍惜,因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反作用于孩子,如此造成了孩子不想学琴,厌恶学琴的后果。因此家长首先要意识到良好的学习气氛,可以 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练琴,也会带来较好的学习效果。其次家长要向孩子表明全家都喜欢钢琴,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学琴活动能给家人带来欢乐,从而激励他 们学好钢琴的愿望。
目前学前儿童学琴存在的普遍现象有以下几点:
①儿童学琴年龄偏小,技巧性偏强
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觉得让孩子越小开始学钢琴越好。但孩子许多的心理、生理状况表明,并不完全是这样。在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虽然身体发育较快,但骨 骼的骨化过程还未完成,而钢琴技法的最大特点是掌握重量弹奏。如果过多地要求手指长时间支撑或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这就很容易使孩子的骨骼变形。再者孩子 的小肌肉群发展较晚,而钢琴弹奏也存在着大量运用小肌肉动作的问题。如果孩子小肌肉发育不成熟,学习这些弹奏方法就会造成很多的困难。还有,低年龄孩子存 在认知水平方面的不足,而学钢琴并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技能,孩子还要掌握很多乐理知识,如五线谱、节拍、节奏等,我们可以想象这么多复杂的概念需要一个小小 的孩子来理解和掌握,将是多么的困难。因此,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琴,更主要的是培养他们对钢琴的兴趣,对音乐的爱好,而不是一味地强调技能技巧。
②孩子学琴兴趣低、不愿学    现在有很多孩子在刚学琴的时候兴趣非常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兴趣明显降低,甚至不愿学,半途而废。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
a.学习内容复杂,难度大,学习钢琴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非常复杂,肯定要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这对孩子无疑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
b.学习的时间长,阶段性不明显。学钢琴对一个孩子来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不断的练习,往往是几年的时间,几乎没有停止的时候。这样长期下来,不要说是孩子,对于成年人也是一种磨练。
c.学习的成就感很低。几乎所有的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听到的更多的是教师指出的各种问题。教师是希望孩子能提高,但对孩子来说这必然导致孩子无法从这一过程中寻找到学有所成的乐趣,更不要说从中获得成就感了。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全面考虑所有这些问题是非常闲难的?它一方面要求钢琴老师非常熟悉钢琴教材,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良好的教材组织结构,了解不同教学进 程中前后衔接的教材在音乐知识、弹奏技术、音乐感培养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钢琴水平及个性特点,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安排保 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良好、持续的学习动力。还要在指出孩子不足的同时给他们以充分的鼓励。
③陪练
以往孩子们学琴,“陪练”这一角色是由家长担任的,然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家长由于工作的压力,在家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而且学前儿 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容易分散,没有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因此很多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给孩子请了专门 “陪练”的老师。陪练扮演的是教育者、指导者、监督者的身份,责任不仅仅局限在指出并纠正错误上,还要对孩子赞许,鼓励,让孩子明确感觉到自己在为孩子所 取得的每一个成就而感到自豪。
但是,在钢琴学习中,独立练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孩子的学琴生活中有计划的逐步培养。由于当前一般孩子学琴年 龄比较小,开始是做不到独立练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程度的提高,陪练要逐渐减少辅导孩子的时间和次数,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独立练琴的能力,不能总是 “包办、代替”,这样会使孩子滋长惰性、依赖性,一旦离开了陪练,就像没了“主心骨”,琴也练不成了,课也不能上了。因此我认为,由家长陪练的效果应好于 请专门的陪练老师。在孩子年龄较小时,家长的理解能力强于孩子,她能将自己理解到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同时她也不是权威,很多时候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 加深了孩子的印象。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接受能力,掌握能力逐渐优于家长。这时,孩子完全可以脱离家长,脱离陪练.独立练琴。与此同时,这也给孩子带 来了一定的成就感。
④急于求成,认为考级考得越高越好
钢琴考级是对孩子的前一阶段学琴程度的评价,但并不是评价水平的唯一标准。孩子在准备考级前的练习可以让孩子知道努力的方向。同时考级也给了孩子一种成就 感,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成功了,孩子会尝到收获的喜悦,或许会激励他们更好的练琴;失败了,就当作是对孩子的一次心理训练,也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力、学 习能力。但是家长与老师不应太注重考级的结果,注重的应该是这个过程,正是这个过程给孩子提供了锻炼的机会。而且有些孩子心理素质不好,在考级时不能发挥 其原有的水平,所以考级的结果不是评价水平的唯一标准,只能作为参考,作为锻炼的形式。
⑤家长的攀比心理
随着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之间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攀比现象。适当的比较能激发孩子的进步心,但过分的攀比会造成孩子信心的丧失:世界上没有两个 完全相同的人,同样,每个孩子学钢琴的状态、成效都不一样,而家长总是喜欢横向比较,拿自己的孩子与水平比他高的孩子相比,想从而促进其学琴的积极性。但 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样往往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认为自己无论多么努力都比不上别人。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进行纵向比较,让他与自己的以前相比,让他看 到自己比以前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以此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产生学习的动力。
家长的态度对孩子能否坚持练琴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像我在前面提到家长与孩子 间的关系趋向紧张,也是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因此家长应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在孩子学琴过程中真正的意义和身份。那就是:他们是孩子学习钢琴的最有利的支持者, 是最能理解他们所付出的劳动的人,是他们的最先的、也是最忠实的听众!只有当孩子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学习,他们才会真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只有 当他们意识到父母是最能理解他们的人,他们才会产生真正的信赖感!

© 2005-2016 中国钢琴网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ICP备案证书号:京ICP备11039519号-4

本站网址:www.gangqinwang.cn   钢琴实体体验店:北京市东城区地坛西门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金燕龙大厦 售后服务:010 - 56875226(只接待售后问题)

51.La 网站流量统计系统 pic.gif